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快報 > 正文內容

超6亿资金盯上3000亿巨头,机构称这个板块估值仍在底部

admin3年前 (2023-01-09)新聞快報198

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
  来源:数据宝 

  有色金属行业近期受资金青睐。

  今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46.19亿元,其中创业板净流出21.92亿元,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1.61亿元。

  申万一级行业中,仅三个行业收跌,分别为国防军工、房地产、公用事业。涨幅居前的行业为有色金属、食品饮料和非银金融。

  资金流向上,有11个行业资金净流入,非银金融净流入规模居首,全天净流入19.49亿元;其次是有色金属,净流入12.44亿元。主力资金净流出的20个行业中,医药生物行业流出规模居首,全天净流出13.9亿元;其次是电子行业,净流出12.31亿元。

  总体来看,有色金属行业近期受资金青睐。截至目前,主力资金连续流入有色金属三个交易日,近五日合计净流入39.62亿元。医药生物行业近两个交易日遭主力资金连续净流出,近五日净流出金额达54.69亿元。

超6亿资金盯上3000亿巨头,机构称这个板块估值仍在底部

  券商龙头获主力资金6日净流入

  从个股来看,共有14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2亿元,紫金矿业主力资金净流入6.29亿元居首,总市值达到3012.1亿元。

  近日,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在新年致辞中再次表示,未来三年,紫金矿业将寻找恰当市场机会,并购全球大型矿业公司,显著增加公司资源储量和产能。回顾2022年,紫金矿业花费了近349.63亿元大举收购,其中约288.3亿元买了9个矿,包括金矿5宗(含铜金矿),锂矿3宗,还有1宗钼矿。

  券商龙头东方证券紧随其后,全天获净流入资金6.14亿元,净流入额创2022年11月11日以来新高,主力资金已连续6日净流入。

  开源证券研报表示,经济复苏期大金融板块往往有领先超额,其中非银板块在权益资产加持下弹性较强。券商板块估值仍在底部,近期相较其他大金融板块滞涨,低基数下一季报有望同环比明显改善;中证协就《券商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》征求意见提振行业,宽货币政策和交易量底部回升有望催化券商板块行情。

  流入资金较多的还有江淮汽车、中国平安、英飞拓等。股价表现方面,涨停的有英飞拓、贵广网络和博纳影业等。

超6亿资金盯上3000亿巨头,机构称这个板块估值仍在底部

  主力资金净流出个股中,宁德时代遭净卖出4.96亿元,流出金额居首,净流出额创2022年11月17日以来新高。其次是比亚迪和隆基绿能,净流出资金分别为4.18亿元、3.01亿元。

超6亿资金盯上3000亿巨头,机构称这个板块估值仍在底部

  5股尾盘净流入资金超5000万元

  两市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9.24亿元,其中创业板流入2.79亿元。

  从个股看,有5股尾盘净流入资金超5000万元,众生药业获主力尾盘抢筹2.27亿元居首。新冠药概念股临近尾盘异动,拓新药业涨超7%,众生药业和广生堂涨超6%。

  其后,中国平安、紫金矿业、中国联通获尾盘主力抢筹金额居前,分别为0.93亿元、0.91亿元、0.67亿元。

超6亿资金盯上3000亿巨头,机构称这个板块估值仍在底部

  贵州茅台、紫光国微、海康威视等个股尾盘资金净流出居前,分别为1.2亿元、0.96亿元和0.89亿元。

超6亿资金盯上3000亿巨头,机构称这个板块估值仍在底部

“超6亿资金盯上3000亿巨头,机构称这个板块估值仍在底部” 的相關文章

平谷区每日统计“四类药品”储备量,严防出现缺货断档

平谷区每日统计“四类药品”储备量,严防出现缺货断档

  新京报讯(记者陈琳)自北京市调整“四类药品”购买措施后,平谷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加大对“四类药品”及抗原检测试剂盒等疫情防控用品的执法检查力度,综合运用每日监测、重点检查、提醒告诫等手段,维护药品市场...

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倒计时:多地成绩单亮相,下一步改革重点是什么?

  华夏时报 本报(chinatimes.net.cn)记者张琪 徐芸茜 北京报道  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,近日,广西、宁夏、江西、山东等多地国资委发布国企改革最新进度,并明确了下一阶段...

今年只剩20天 “经济第一大省”在忙啥?

今年只剩20天 “经济第一大省”在忙啥?

  12月10日,珠江口,中国最繁忙的海域。“超级工程”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的最终接头段在广州南沙顺利完工,当天从这里沿着珠江口南下,浮运往珠海桂山岛,进行舾装等进一步施工。2023年年中,它将为这座举世...

除了做手机,OPPO还要做医疗级家庭健康产品

除了做手机,OPPO还要做医疗级家庭健康产品

  过去的健康市场,医院和医生是唯一的中心,而随着头部科技厂商从软硬件切入个人健康领域,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方式,从不舒服了再去医院,逐渐转变成日常化健康监测。   目前,智能手表、手环已被越来越多人接...

直接间接融资双路进击 2022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

  本报记者 苏向杲 杨 洁   2022年行至尾声。回望这一年,面对我国经济“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”三重压力,金融机构在“一行两会”的引导下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,增加有效金融供给,不断为我国...

中国太平:1-11月保费收入1775.45亿元 同比增长3.10%

  12月15日消息,中国太平今日发布公告。2022年1-11月,公司附属太平人寿、太平财险、太平养老保险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1443.65亿元、261.90亿元、69.89亿元,合计人民币...